“十四五”我国化工园区由规范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2022-09-20

“十四五”我国化工园区由规范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升


当前,我国化工园区规模效应明显,全国已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的超大型园区17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的大型园区35家,100亿-500亿的中型园区219家,产值小于100亿的小型园区345家,其中超大型和大型园区产值占比超过化工园区总产值的50%。6月3日,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举行媒体发布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化工园区“十四五”发展指南及2035中长期发展展望》显示,“十四五”,我国化工园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由规范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升,打造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提升、绿色化建设、智慧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示范的“五项重点工程”,五大***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轮廓,重点培育 70 个具有**竞争力的化工园区,打造“5 个 50”,即:建成 50 个园区科创中心、创建 50 家“绿色化工园区”、新建 50 家“智慧化工园区”、制定并颁布 50 项化工园区管理与建设标准和培育 50项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园区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一是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已成为全国化工园区建设管理的公认模式和发展方向;二是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由园区委牵头启动、推进的化工园区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为化工园区认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三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1年5月,57家化工园区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的支持下开展了循环化改造,33家化工园区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2家园区入选 “绿色化工园区”名录;四是智慧化建设步伐加快,15家化工园区成为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50家化工园区成为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副处长冯媛媛介绍了当前我国化工园区标准建设的工作进程。自2015年以来,由园区委牵头、组织、推进,在各化工园区、研究机构、技术支撑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经产出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初步建立起化工园区领域标准体系框架和基础。不仅为化工园区整体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各地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化工园区标准体系初具雏形,截至目前,园区委已牵头编制并发布《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已于2019年4月1日实施)、《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已于2021年2月1日实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已2021年5月1日实施)3项国标;《绿色化工园区评价通则》(T/CPCIF0051-2020)、《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T/CPCIF0050-2020)、《化工园区应急事故设施(池)建设标准》(已于2020年7月7日实施)、《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第1部分:总纲)》(已于2020年9月30日实施)4项团标;1项行标《绿色化工园区评价导则》已于2021年6月发布。同时,《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分册、“智慧化工园区系列标准”等近二十项团体标准正在加紧编制。


分享